返回

第3章

首页
    赵学军有小私房,这事儿全家都知道。

    从单位顺报纸,去附近五金厂讨要盖鸡窝的铁皮这是父母知道的,打小学三年级开始倒卖全国粮票,这又是父母不知道的。

     一斤全国粮票卖给卖猪肉的大婶八分钱,从学校粮店后面的小卖铺跟一个大姐大量买一斤六分五,别小看这一分钱,存了两年那也是个数儿了。

    赵学军不记得有什么彩票数字,也不记得索罗斯啥时候来袭,他只知道,那个全民经商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三儿,你姨结婚,想借钱,妈不敢跟你爸爸说,你的钱借妈呗。

    妈以后还要给你交学费,给你盖房娶媳妇呢!” 赵学军轻轻摇头回答:“没钱。

    ”他又不是没给过,上次拿他三十块,悄悄借给大姨高苹果,到现在高苹果都没还,高橘子妈妈还骗他,说啥给他存到本本上了。

    真当他是十岁小孩子了。

     赵学军没那么心狠,他只是有些记仇,妈妈那边,兄弟姐妹五个,母亲从乡下出来后,顿时就成了家里的救赎,父亲从小科长做起,拉拔了这个,拉拔那个,从小到大,不知道贴补了多少,慢慢的,大了,都有本事了,有钱了,又开始看不起自己家。

    话里话外都是爸爸死脑筋,妈妈没本事,虽然亲戚间走动的很多,下一代也很亲厚,但是,有些没办法说的事儿,想起来还是很憋屈的。

     “别骗妈,你二哥说你有钱。

    ”高橘子给儿子夹了一个鸡蛋,陪着笑,她不敢走家里的大帐,只能悄悄要小儿子的钱,老二说了,小儿子最少有五十块,她再凑点,总能和个一百元,接济下娘家,父母养她不容易,她要帮衬一下。

    ” 三姨高雪梨要结婚,赵学军的姥爷想给闺女买个缝纫机,再打两个大柜子。

    三十六条腿家里还是没办法凑全,但是给个大件也不少。

    谈来谈去的,家里自然将重担给了在城里的老二高橘子,高橘子也拍着胸口答应,回到家却作了难。

    赵建国的老娘也在农村,他大伯的孩子照看着,每个月的最少也要贴补五元,三个小子,吃吃喝喝,人情来往,这家并不富裕。

     “妈,我开学上学,不用你交钱。

    ”赵学军瞪了一眼悄悄瞟自己的二哥,二哥惧怕的一缩脑袋,接着气愤的看他妈:“妈,你出卖我!叛徒!” 高橘子笑嘻嘻的继续巴结小儿子,以前强硬的手段是用过的。

    但擀面杖举起来,他家老三往地上一躺。

    一副您随意的样子,活活气死人。

    这孩子,学习虽然不是多冒尖,那也是全班数的上的,待人接物有礼貌,懂规矩,帮她干活,给她洗衣服洗袜子,晚上加班晚了,出了单位门,那孩子就蹲在路灯下等她。

     没比老赵家三儿更加贴心的孩子了。

    孩子越好,社会地位越高。

    赵建国,高橘子每天都时不时的给老大老二一下,但是对小三儿,那是一个指头都舍不得动的。

    这年月,谁家孩子不到十岁,就懂得帮妈妈做饭,给爸爸洗衬里,给老爹理发,接妈妈下班,父母出差,一个小娃子,在家里给哥哥下挂面吃。

    太懂事的孩子,招人疼。

    虽然有些过分的财迷,那也是能够理解的缺点,谁不抠啊,高橘子自己就抠的要死,一个皮包能用五年,皮包破了,剪了皮片二还要给三个孩子缝鞋面上冒充半皮鞋。

     “妈,我没钱。

    ”赵学军继续装死。

     高橘子撇下嘴:“你姥爷牛都吹出去了,说是给你二姨陪缝纫机。

    好儿子,你就借妈呗,妈给你存了好多报纸写大字儿呢。

    ” 赵学军真的很想摆出好多大道理说自己妈妈,他家就那么点家底儿,贴补不起。

    别人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