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章

首页
    “她在七岁那年,便能做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样又充满童贞,又灵气逼人的诗句,恐怕整个大庆也没出过这样的奇女子吧。

    ” 李映月照常练习诗文,到了请安的时候,便带着身边丫鬟去了懋南苑。

     余氏刚从老夫人那儿回来,看到李映月便笑着扶她起来,亲切地问她是否用过了早食,冬日衣物可够用等等,李映月颇为温暖。

    如果不是母亲这般好,她又怎会留恋不已。

     刚才进屋时,李映月就发现余氏总望着手中的方帕,绣的是猫扑蝴蝶,栩栩如生。

     李映月:“绣得真是精致,针脚平滑细腻,绣法也没怎么见过。

    ” 余氏摸着绣帕上蝴蝶的翅膀,道:“是我院子里的一个小丫鬟,她擅长几近失传的蜀绣。

    近来我让她自己发挥,绣些东西,没想到出乎意料的好。

    ” 李映月心咯噔了一声,道:“是那个叫云栖的?” “月儿还记得她?” “当然了,她可是第一个拒绝月儿的人呢。

    ”李映月浅笑着,“母亲如此喜欢,不如叫云栖教一教绣娘们,这样不是将蜀绣给传承下去了吗?” “是这个道理,不过其他绣娘,总是比不上云栖的手巧,今日有不少官夫人来府上,她们对蜀绣很好奇,你陪母亲一同见见?” 换了平时,李映月肯定是欣喜若狂的,今天却高兴不起来。

     她知道,母亲是想培养这个心灵手巧的丫鬟,母亲身边不缺丫鬟,她更多的是为了儿女。

     比如缺了个贴身丫鬟的李崇音,又或者为了她将来出嫁,做个陪嫁丫鬟。

     无论哪一个,都膈应的慌。

     她用女先生教课的借口,拒了余氏。

     回了自己院里,闷不啃声地躲进里屋,对着一直没完成的袖绷绣着,可几个时辰过去,她的作品依旧说不上优秀,连那方帕的半分之一都没有。

     她总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