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首页
    那头赵轩拿着电话一脸莫名其妙,还以为自己要苦口婆心一番这其实是一个商业作秀活动,按他的意思,在一个本地的义工组织网站上给李伯庸注册了一次,让他去参加一次公益活动,不用干什么活,找媒体写篇报道,再捐点钱拍个照,就完事了,表达一点社会责任感,省得老被人说是暴发户。

     对这个事,李伯庸是比较不以为然的。

     他是个小地方出身的孩子,从小没过过锦衣玉食的日子,拼老爸拼不过别人,拼学历也拼不过别人,不知道什么叫品味,这些年从小县城一点一点走出来,独自一个人到户州打拼,摆过小摊,倒卖过电话卡,最潦倒的时候和农民工一起住过私人集体宿舍,一块五一天。

     他的小公司从一开始的不入流慢慢规范起来,利用近些年新浮现出来的“科技农业”“有机食品”的概念,从承包荒山开始,到现在建立起自己的食品供应公司,虽然一直被人说成是“种地出身的暴发户”,可李伯庸觉得,暴发户也没什么不好的。

     说就说呗,反正也是事实。

     可赵轩这小子就是不让他消停,本来李伯庸是打算时间差不多的时候就去那个什么……也不知道“牵手”还是“拉手”的义工组织活动的地方露个面,让记者拍两张照片回去,随便写点东西就行了反正所谓“人物专访”都是明码标价的,给钱就能编。

     结果遇到了这么一个……有特色的姑娘和能让小儿夜啼的老姨。

     如坐针毡地熬到助理来,李伯庸赶紧撂下一句“你们慢慢吃,饭钱结过了”,然后头也不回地跑了好像他非常迫切地要去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似的。

     赵轩给他注册的义工活动地点,是在本市一家儿童医院里。

    其实就是住院部有一个住院儿童活动中心,平时医生护士忙,没人开,就利用义工组织每礼拜招募两次志愿者,帮着维持活动中心秩序并看孩子。

     记者心里也知道李老板是个什么觉悟的,早知道他也就是过去露个面,算是来过,谁也没料到他居然来的这么早。

     李伯庸来到助理给他的集合地点的时候,发现只有两三个像是在校学生模样的小青年,还有一个带着鸭舌帽的领队。

     小青年们在一边聊天,领队身上穿着一个志愿者的马甲,正在那里核对志愿者名单。

     听说这些领队,都是在义工组织全职工作的人,而且在“义工”里干,特别是这种民间的义工组织,是没多少钱的,一个月的工资也就比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高点有限。

     世界上怎么还有人干这个?农民企业家李先生很不理解,他们没别的事好做了么? 领队看起来瘦瘦高高的,简简单单地竖着一条马尾,穿着一条略微有些发白的牛仔裤,虽然低着头,鸭舌帽遮着脸,但看那样年纪不会太大。

     李伯庸一边像她走过去,一边心里想,年纪轻轻的一个姑娘,怎么不找个正经八百的工作呢?坐坐办公室,考考公务员不好么?要是不愿意工作,干脆找个人嫁了,在家相夫教子也不是不行,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全职当个“义工”,这是闲得蛋疼呢还是闲得蛋疼呢还是闲得蛋疼呢? “你好,”他说,“我注册了今天下午的活动。

    ” 姑娘抬起头来,大大方方地伸出一只手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