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著,却只能得个陈国夫人的命妇封号。
但凡封她为英国公,再由其弟继承爵位,都让人心里舒坦些。
而她,纵然是周月芙亲女,有着全知大大这个金手指,在大昌也只能隐姓埋名,当生育工具留下血脉即可。
呵呵,如果将周月芙的经历性转到男子身上,会发生什么事?私生女罢了,早日认祖归宗吧,也算是一场风流韵事。
这都什么狗屁逻辑!
是的,如今有女官在朝,比前朝开明了许多,但那又如何?不还是有赵荃娘这种女子求生无门?不还是有孔提调这种士大夫固守利益,丝毫不肯让步?
若是任由此种情形发展,约摸着没几年功夫,女官就要绝迹了吧。
芙昭猛然领悟,这难道就是长公主不肯放权的原因?
她没少在市井里听说,多的是人诟病长公主,怨她的野心,骂她的抱负,好像长公主在朝,就会把大昌再度拖入军阀混战的黑暗里。
回到清宁堂,芙昭想了许久。
日子转瞬过,金秋八月,新皇恩科,长公主居然让孔良瑞担任了此次恩科的提调官。
孔良瑞很不舒服,没想到赏识自己的居然是他最瞧不上的长公主。
大考三日,月余张榜。
芙昭去凑了热闹,赵荃娘居然高中榜眼,华九思也是二甲首名,徐蕊萱走的是武举路子,兵法榜首,武艺第三,一把青水剑舞得风生水起,摘了武探花的名头。
元泰一朝的首场恩科,是有史以来女子第一次参加的科考,也给天下人带来了不少震动。
“那赵荃娘不是弃妇吗?还告了夫家,怎么才学竟然这样好?”
“徐大小姐的剑术出神入化,听说前朝的威武将军就是败于她手。
我还听说啊,津水卫的第一任大帅不是英国公,是陈国夫人。
”
“打马游街真风光啊,说起来,我闺女机灵的很,在书院好生读书,说不定将来还能中状元呢。
”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