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爷惊讶于她的进步,同时又很担心。
阿燕背得这么好,该不会是晚上熬夜偷偷起床背书吧……
赵燕一看赵老爷的脸色,便知道他肯定又在瞎猜了。
于是出言道:“爹,最近我得了个方法,是徐二娘子教我的。
不仅背书的时间用得比以前少了,而且还能背下更多的内容。
”
赵老爷一听徐二娘子,下意识脱口而出:“哦那个交白卷的徐二娘子啊,最近你总往徐府跑,说是要跟她一起温习功课,我还担心来着,心想你怎么跟她玩一块去了?怎么,难不成她还能教你什么有用东西?”
赵老爷这话一出,赵燕可就不爱听了。
她是个讲义气的姑娘,徐冉对她好,她定是要百倍还回去的。
既然认定了徐冉是朋友,那么就不能让人说她坏话。
当着面就更不行了,哪怕这人是亲爹。
赵燕反驳:“等爹你见识过徐娘子背书的功夫,只怕就不会这么说了。
她可聪明了,寻常人花一钟头才能背下的东西,她只需片刻的功夫,便能记下。
而且她还总结出了一套方法,专门用来背书的。
”
赵燕一边说,一边拿出当日徐冉给她画的计划图表。
顺便取了本《本草纲目》,学徐冉那日一样,拉着赵老爷就开始让他背词条。
赵老爷难得见赵燕主动凑上来搭话,平时这个女儿因为考试上学的事情,回了府就将自己闷府里,基本不同人讲话的。
既然她要玩闹,那就陪着吧,反正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
赵老爷抱着玩乐之心,乐呵呵地开始背。
等背完了,赵燕根据她爹背下的词条,有模有样地填了个计划图表,“爹,你最近不是要整理百家文汇吗,你可以用这个方法,试着背一下,说不定就全记下了。
”
说起百家文汇,赵老爷就有些头疼。
当今成年皇子就两位,一位是誉满天下的太子殿下,一位则是宁王殿下。
太子殿下为先皇后所出,皇后驾崩后,官人为其守孝一年,一年后续纳贵妃昆氏,宁王则乃昆氏所出。
相比于民心所向的太子殿下,宁王就显得略为平庸了。
但就是这样平庸的皇子,却是他要辅佐的。
哎。
赵老爷叹一口气,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