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1章

首页
     荀远微轻叹了声:“崔恕在剑南道这几?年,在抵挡吐蕃上的确立了大?功,吐蕃又是我大?燕西部的一心腹大?患,我的亲信毕竟都在燕云十?六州,还指着崔恕守剑南呢,他又说?愿意代替崔延祚受罪,我哪能真?得将他从剑南调回来。

    其实?崔延祚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属实?是有?些意外的。

    ” 戚照砚轻轻颔首:“他青年时的事迹,臣也是听说?过的。

    ” 崔延祚出?身博陵崔氏、祖上累世簪缨,不知出?了多少名将名相,才有?了如今的家族盛况。

     他年轻的时候,也曾上过战场,前朝的武帝在位的时候,是前朝二百余年国祚中最后的一道辉光,崔延祚就生逢于那时,当时靺鞨的悉万丹部刚刚崛起,不断南侵,前朝竟然无一人敢迎战,当时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崔延祚主动请缨,希望能带兵出?击。

     武帝也年轻,便许了崔延祚的请求。

     当时靺鞨来势汹汹,兵力远甚于前朝,甚至以破竹之势,已经越过了贺兰山。

     崔延祚带着远远少于悉万丹部的将士和战斗能力远逊于靺鞨骑兵的步兵迎战,据说?当时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的,甚至在走之前,已经给自己订好?了棺材,刻好?了墓碑,便是要同靺鞨背水一战。

     所谓哀兵必胜,崔延祚真?得带着兵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甚至主动丢弃辎重,连着追了悉万丹部的残部几?百里,也正是这一战,让他在前朝的朝中有?了立足之地?。

     也这是这场战争,让他迅速成为前朝武帝最为器重的臣子之一,此后又多次率兵出?征,屡屡立功。

     若说?他人生的转折点,怕是前朝末年和海东青的父亲的那场战争,那场战争是他十?几?年戎马生涯中的唯一一笔败笔,他在大?漠失踪了半个月,回来的时候瞎了一只眼睛,但他仍然带着兵击退了伏弗郁部,此后伏弗郁部真?得许久都没有?南下侵袭过,当时也没有?人怀疑过他失踪这半个月都做了些什?么,所有?人看到的,只有?他瞎了一只的眼睛。

     据说?那次受了很重的伤,此后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但他培养出?来的两个儿子,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长子崔悉,自幼以文才著称,在地?方上做官的时候便屡屡被百姓所称赞,后来大?燕建立之后,一直做到了如今的户部尚书?的位置上;次子崔恕,继承了崔延祚年轻时的豪气?,自幼便颇具将才,前朝的时候便据守艰难,抵抗吐蕃,大?燕建立之后,也继续任用?他做剑南道观察使,说?是观察使,其实?身上挂着的是兵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