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首页
    不容易。

     尤其是婆家还有一堆糟心事。

     本来身为儿媳的许英霞就不被公婆喜爱,儿子还英年早逝,就算他的死和许英霞没关系,在争吵时都会骂她一声克夫。

     更担心她带着儿子的工作名额和血脉改嫁,这么多年来咬死了不分家,吃是家里出,穿也是家里出,同样许英霞大部分的工资也得上交给家里。

     这么多年下来,她硬是没落下多少私房。

     本来也能自我安慰,工资上交就上交,儿女的衣食住行,今后的嫁娶也都归两老掏钱。

     两老也是好面子的人,该有的都会有,一时之间一大家子也掰不清到底谁挣谁亏。

     但谁又能想到,偏偏就赶上了下乡热潮呢? 原身就一个亲姐姐一个亲弟弟。

     但她还有五个堂哥堂弟六个堂姐堂妹…… 外加三个叔伯婶婶以及一个还没出嫁的小姑。

     按照政策,一家最多只能留下一个儿女。

     除非有工作单位或者嫁给有工作的男方,不然到了年龄都得下乡。

     在前年,原身的姐姐、两个堂姐以及两个堂哥是他们省城头一批下乡的知青,第一批下乡的知青都犹如怀揣着理想抱负的大鸟,为国家建设振翅高飞,奔赴到五湖四海。

     在原身爷奶看来,这是好事。

     儿孙实在是太多,家里都快塞不下了。

     工作名额也不好得,与其在家里干耗着,不如下乡建设还能自己挣口粮,要是丰收年,说不准孙子孙女还能寄点粮食回来救济他们。

     结果没多久,家家户户接到一封又一封哭惨的信件。

     大伙这才知,下乡有多苦。

     就连姜家的抽屉里,也塞满了信件,一个个嚷着求着想回家。

     回家是不可能回了。

     而且政策在这,该去的还是得去。

     今年姜家到了年龄的就有三个人。

     还有一个堂哥从去年开始就偷偷跑去蹲棚户,躲着知青办就是不愿意下乡。

     像堂哥这样躲着的还不少。

     上面又弄了一个强制下乡令,一旦抓到人立马送上下乡的火车,要有反抗的,直接送去劳改。

     也就是说,根本没得躲。

     姜双双不想下乡,要么找个工作要么找个男人。

     其实她都无所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