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酌是当之无愧的万世之师,他理应拥有天下人的敬仰和拥戴。
或许千百年后,裴酌的名字还在被不断提起,而他只能留存在浩荡的史书中,等文人翻起。
不过,被人以“裴夫子的丈夫”的身份提起,也不赖。
不过,愈是狗血淋头的皇室秘辛,愈是被后人津津乐道,像他这样从一而终的皇帝,会不会融为紫微星裴夫子圆满婚姻生活里的背景板丈夫?
萧循好笑地思考了一会儿,甚至想做点什么,再留点名?
比如让裴酌把他休三次,再娶三次,足够在茶余饭后八卦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留个屁名,瞎折腾。
萧循翻了翻请求立后的一堆奏折,里面无一不把裴酌写得勤勤恳恳夙兴夜寐,萧循打眼一看,甚至还有迷糊的大臣把他和裴酌的事迹颠倒,明明是他在裴酌犯懒时给裴酌代课,让裴酌帮他在龙椅上坐着听政,写成了裴酌帮生病的皇帝的代理政务,两头跑,起早贪黑。
他们知晓皇帝不介意这点混乱,夫夫一体,你做的我做的,又有什么区别?
萧循提笔,专门写一篇夸老婆的文章。
论炫技夸人,没人比得上陛下的文采。
总不能在夸耀老婆这件事上,还输给一群大臣。
做一分,夸十分,何况裴酌本就做到了十分,那就夸到一百分。
赞美老婆令人文思泉涌,文采昭昭。
写好之后,和那些奏折一起打包,拎回家给裴酌看。
“立后乃是民意。
”萧循深沉地说,“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意思。
”
裴酌怀疑是萧循指使蜀王天天当“猎头”,不然蜀王能在京城蹦跶这么久不被遣送回蜀?
何况陛下有过指使妹妹写同人文的前科,大宣的宣传口属实被陛下拿捏住了。
先润物无声,再紧锣密鼓,老百姓都接受了,突然又有人高调挖他们皇后,这哪里能忍?
裴咸鱼先看完大臣闭眼吹的勤奋,又脸皮发烫地看完萧循为他写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