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鼎湖想,西洋神话剧的清净优雅虽令人惊叹,相较下,却不如这般适合了呀。
――西洋布景片虽然生动写实,精彩动人,但此般虚实结合,更契合华夏戏曲的风格,就如舞台之上,角色做出“趟马”的动作,观众便知是在骑行了;手一推一合,就是门开门关。
所谓“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方寸之间,便是天地,转身以后,时序轮转。
自小受到熏陶的华夏观众,无需解释也能明白。
也因此,今天的观众对一切舞台设计接受良好,很是入戏。
只要是华夏人,自然而然能领略这种写意式的布景。
从来,他们听的就是弦外之音,看的是画外之景,领略的是诗外之意,是绝似,而绝不似的美!
章鼎湖可实在好奇,长乐戏园,含熹班,应笑侬,是如何悄无声息,便创造了这样一个技艺成熟的艺术品。
毫无疑问,应笑侬会重新成为最叫座、票房最高的净角。
他返回家中,即铺开纸墨,书写《金声剧刊》新一期的文章,拟出极尽赞美之能事的剧评,标题即为:
评长乐戏园《灵官庙》――为灵官添相,开旧剧写意布景之先河;若华夏风流,列天宫园林方寸间舞台。
作者有话要说:
铃铛儿明天才出来,小名铃铛儿是因为宝铎(duo)就是指佛殿、塔檐下的大铃,不是小铃铛,人家哪儿都不小,大!大铃铛儿!
第七章
《灵官庙》横空出世,口碑高涨。
在这时候,热门戏曲就跟后世的热播电视剧一样。
不过一夜功夫,街头巷尾就开始热议应笑侬的扮相了,称其为活灵官,津津乐道灵官雷火降世的一幕。
应笑侬的名字伴上“活灵官”的名头,再次响彻京城。
虽说因为徐新月的小气,景片、机关没那么繁复,走的也不是写实风,但华夏人民无疑接受良好。
再说了,这里头的机关运用得详略得当,有铺有垫,在他们看来,比全场闹哄哄那一套好像还刺激些?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