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首页
    不过她怎么不记得书中有这样的情节?应当是苏嫦娥那边无疾而终了吧。

     那正好。

     苏红佩对二妹的本事佩服不已,不在乎她翻着眼白,追过去问:“那你要相亲的也是军官?” 苏嫦娥皮笑肉不笑地说:“那是当然的。

    可比你家汪大哥好上百倍。

    要我说你也老大不小了,你不嫁人,我们也不好越过你嫁。

    你看等了这么些年,你都二十四了,依我看拖得越久,结婚的几率越小,你好自为之。

    ” 走到半路,苏嫦娥回头跟苏红佩说:“告诉苏蕊,明天我要检查她的信,别想着糊弄我。

    ” “知道了。

    ” 苏红佩好心得了一顿奚落,讪讪地回到小屋里,见苏蕊坐在桌子边上,一脸的愁闷。

     傻大妞把刚才的不愉快抛在脑后,竟给苏蕊出起主意来:“你好歹是初中生,把你的文学水准摆上,先镇一镇对方。

    然后再说说你多能干活多能吃苦,最后找他也要张照片来。

    ” 反正是过客,苏蕊并不想用功。

     她捧着小脸摇摇头说:“大姐,苦不会越吃越少。

    能吃苦不是本事,不去吃苦才是本事。

    ” 苏红佩从抽屉里的纸钱夹里翻出一张两分钱邮票,递给苏蕊说:“给你,现在哪有不吃苦的。

    ” 苏蕊接过邮票认真说:“咱们坚定党的领导,即便是吃苦也是暂时的,以后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 苏红佩揉揉苏蕊的头发,含笑说:“这半年的报纸没白看。

    ” 白得一张邮票,可惜没有信封,还得花一分钱购买。

     苏蕊吭哧瘪肚在桌子前面编瞎话,免得明天早上没信寄出去,苏嫦娥真把傻子喊回来。

     她干得出这等事。

     按照大姐说的,要先展现出文化水平,免得人家嫌弃咱们文化层次低。

     苏蕊思来想去,第一封信无法敷衍,于是落笔写到: ‘敬爱的革命军人同志: 您好。

     万山离夏,金穗迎秋。

     在这样的美好时节,很高兴认识您。

     我叫苏蕊,今年十八岁,初中毕业。

     我是一名成长在黄土大地上的农民女性。

    家住在红河省武庙市继光县粟花乡小坝村。

     关于我的情况,我二姐(苏嫦娥)应当与您介绍过。

    我提起笔来,一时半晌不知所言从何而起,只当缘分真奇妙,让你我在千里之外有了相互认识与诉说的机会。

     ... 苏蕊写到后面,想了又想,试探着加上一句:‘如果您愿意,可以简述您的个人情况么?相亲对象的情况,合该亲自说明才好呀。

    ’ 简简单单一封信写完,苏蕊躺在炕上连欣赏碎布头的心思都没了,一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