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答不出来了。
从他十二岁拒绝治疗后我就没再带他上过医院,只是偶尔让主治医师上门给方方做例行检查。
而他平常的活动范围又小得可怜,除了家里就是小区,再加上偶尔我和他爸爸带着他去人烟较少的海边或者郊区看一看,他自己一个人是绝不出门的,所以他也就不知道怎么去医院。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鼓励他去多出门走走的好机会,说:“要不妈妈现在带你出去,你认下去医院的路,要是妈妈病没好,你就可以带妈妈过去了。
”
他想了想,点点头。
我心里既欣喜又感动。
医生说方方对不熟悉的地方天生会有恐惧感,在没有他个人的意愿之前,最好不要强怕他到陌生的地方去,否则将会极大地加剧他的不安和惶恐,严重的话还会导致他有伤人或者是自残行为。
因此,这么多年虽然我和方方爸爸知道方方一直待在家里是不对的,但我们也不敢逼他融入这个社会。
他就像一个玻璃娃娃,只是摆在家里我都担心他会碎掉,又怎么敢硬是把他抛出去?
如今他为了我,第一次主动答应去人来人往的医院,我高兴得头昏眼花,差点躺回床上去了。
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不是我在照顾他,而是他在陪伴我。
他就像一件贴心小棉袄,在你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就把你的身心都温暖了。
好在我感冒不是很严重,缓一缓开车车带他出门是没问题的。
一路上我故意开得很慢,一边开一边跟他介绍路边的商铺和各种信息。
我讲了一阵,发现他依然面无表情,手里紧紧地抓着安全带,知道他感觉一定很不好,叹了口气说:“方方,要不我们先回家吧?”
他摇摇头,小声说:“不行,方方要带妈妈去医院。
”他一紧张,声音不但有点抖,还会特别小。
我想了想,把车拐进一条寂静点的大街。
我指着路两边的高大繁茂的玉兰树说:“方方,你知道这是什么树吗?”
他看了一眼,说:“是玉兰树。
”
“它们长得真高,”我说,“你看它们开花了没?”
他想都没想就告诉我:“开花了,我闻到玉兰的香味。
”停了一会儿又说:“很香。
”
我说:“你不是喜欢玉兰吗?下一副作品画一画这条街的玉兰树怎么样?”
他有点犹豫,把车窗摇了下来,探出头去张望。
阳光透过枝桠在他身上打出斑驳的身影,他转过身子,用那双晶莹剔透得跟天空一样的眼睛望着我,说:“妈妈,我们先去医院吧。
”
“等你病好了,你再带我来这里摸摸这些树。
”
从那时起,我get到了一个如何促使方方接纳外部世界的方法,那就是从他在意的东西入手,再往外拓展各种话题和行动。
比如,“方方,爸爸好像出门的时候好像忘记带伞了,你能到楼下去接他吗?”
“方方,公园里的菊花开了,你能帮妈妈拍几张照片吗?”
“方方,听说罗浮山那边很漂亮,你要不要去看看,画下来的话一定很美哦!”
“……”
就这样,通过不断的建议和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