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4 / 12)
宫。
据内侍称,皇帝此次动了真怒,在行宫大殿当中怒责太子忤逆不孝,建成太子惶恐不能自辩,在御前以头触地连连请罪,额头磕得一片鲜血淋漓,皇帝最终命将太子暂留封号拘于别殿,每日以粗粮清水供给。
翌日,前任庆州刺史司农寺卿宇文颖衔敕离宫,据说是带着太子的手令去招降杨文干。
然而宇文颖这一去便没了消息,仿佛世间自始至终便没有出现过这么个人般。
六月二十四,更加令人惊惧的消息传来,杨文干终于在庆州正式起兵造反,据派出去的斥候回来禀报说,杨文干在庆州向附近州郡发出檄文,称皇帝无道,太子却是有德的明君,要发兵扶太子正位,号召天下有德有识之士景从响应。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杨文干在庆州扯起了旧隋的旗号,自称大隋庆州道行台左仆射兼行军总管,遥尊定襄的“大隋天子”杨政道为帝,公开派出兵马袭扰与庆州比邻的宁州。
据说杨文干已经派人潜入京师联络东宫的太子詹事赵弘智和主持尚书省日常政务的左仆射裴寂。
据说驻守泾州的燕郡王左翊卫大将军泾州刺史李艺已经公开发布檄文布告中外,支持杨文干“诛秦王,清君侧”。
据说太子前年在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