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权衡(2 / 6)
不愿在剿匪一事上引起边军纠纷而挑起战端,坤朝礼部和北狄绥和司唯一做的就是谴责对方朝廷剿匪不力。
两国朝廷、民间商团和边境匪帮好似达成了某种默契的平衡:两国朝廷没有因匪患撕破脸皮,民间商团没有因匪患猖獗而民怨沸腾,在可观的利润面前,被匪帮抢劫造成的损失还是可以忍受的,边境匪帮更没有“竭泽而渔”把自身陷入绝地。
这三日来,沈牧将过往防务资料结合秦川及军中老兵对匪情的介绍,再加上系统给予的便利,大致上把新安坞北到卧虎岭一线的匪帮势力调查了清楚:该线匪患有七八股,其中最大的一股号为“云津帮”,势力极盛时其众达千余人,不乏从南北二军中退伍的老兵,不同于小股匪帮的乌合之众,云津贼在南北两国境内均有巢穴,实为一大劲敌—便是沈牧现下有统御周边防区五支百人队之权,想要一月内肃平匪患也是力不从心。
这几日沈牧汇总了其他几个百夫长及低级幕僚的看法,现在军中对剿匪一事意见不一:占主流的是稳扎稳打,徐徐图之,先以剿灭小股匪帮为主,积小胜为大胜,争取达到震慑云津贼令其不敢轻举妄动的目的;也有人认为擒贼先擒王,寻机与云津贼主力决战或直接捣毁其大坤境内老巢,剿匪以求一战而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