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不如去大理寺转转(3 / 4)
郑嬷嬷哼道:“是就好了。听说他头发都快掉光了,想求个生发的方子。年纪比起杜老头儿来,怎样?”
楚画哪里听不出来郑嬷嬷这是在讽刺她那个大师兄,本事若是学到了家,也不至于愁得掉头发呀。
本朝出了个大文豪,不但成了天下文人膜拜的对象,还提出很多利国利民的好策略。
又加上先帝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广纳良策,这才让大夏朝的国力越来越强。
直接受益的便是被称为下三滥的贱籍们了,像那衙门里的最底层差役,以及破解各类凶案必备的仵作,一跃成了端着铁饭碗,并登记在册的朝廷公职人员。
说白了,就是跟那些当官儿的一样,都是食朝廷俸禄的良民,再没人敢用贱籍来称呼他们。
在位的武皇帝很强势,更是位重规矩,重律法的皇帝。只要朝廷白纸黑字定下来的事情,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一旦查到有人阴奉阳为,武皇帝砍起脑袋来从不手软。
这也抬高了举国上下那些从事刑狱律法之人的地位,像那状师,像那仵作,甚至还兴起了业余探案人员。
大夏朝像母亲所说的那样,真是越来越有趣了,女子的地位较之前朝也提高了,衙门里也渐渐有了女差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