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5 / 7)
在安排人做他的背景调查时,才知道是当年捡漏进入水利局工作的农村人,叫王一琨。
“水利局的工作还能胜任吧?”陈勇主任关心地问。
“还行。”王一琨谦虚说道:“我是学水利专业的,专业能匹配工作。县领导对我们水利工作也很重视,我们全局上下下决心要改变全县的水利面貌,确保不发生洪涝灾害。”
陈勇笑了笑,道:“你们有这个决心很好。茅山县有各种河流28道,过去每年在防汛期间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县里一直在想办法根治水患啊。”
王一琨认真说道:“有领导关心,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茅山县的水利工作会上一个新台阶。”
“怎么上台阶?”陈勇似笑非笑地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高筑堤,勤修坝?”
王一琨摇了摇头道:“我恰恰最反对这些举措。治理河道的最好办法就是疏通,高筑堤只是应急手段。河堤越高,危险越大。修坝也不是最好的举措,毕竟投入太大,而且每次修好后,支持不了一两年又出问题。”
陈勇颔首道:“你们水利局采用的就是疏通的办法?”
王一琨又摇摇头,黯然叹道:“不,局里推崇的就是高筑堤,勤修坝。他们说,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