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卢灿反击(4 / 9)

加入书签

抽象表现主义,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事实上,克莱茵的早期作品,接近抽象表现主义,晚期作品则是典型的“新现实主义”!

这幅画的仿作者,显然也把握住克莱茵的这一特点,因而让这幅赝品蒙过不少鉴定师的眼睛。

至于卢灿所说的“克莱茵蓝”,则是伊夫·克莱茵艺术成熟期的另一大特点——对极致纯净的蓝色,展开狂热的研究,以及将这种蓝色,大面积运用到绘画和雕塑中的疯狂表现。

一直到1958年,他才真正探索出满意的蓝色,即用合成树脂混合蓝色色料而得到的高贵而静穆的“克莱因蓝”。

在后世的诸多电脑调色中,“克莱茵蓝”和“莫奈的灰”,被誉为“两大极色”——克莱茵蓝是极致的蓝,莫奈的灰是纯度极低的柔和的灰。网络语言中常用“克莱茵蓝加莫奈的灰”一词,来寓意“你的温柔纯粹(极致),却又让人感到无比柔和、舒适。”

卢灿真正能辨认出这幅画作的风格,其实还是得益于他对克莱茵蓝的理解和认知,要比现在的鉴定师更深刻——那条“类似鱼”的底部蓝色色块,已经接近克莱茵蓝的表现,让他在层层淘汰诸多名家之后,终于放开思维,联想到法国的克莱茵,并最终鉴定出正确答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