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行动绘画(6 / 9)
画廊展出品就能看出一丝端倪——昨天在画廊中,几乎很少见到欧洲老版油画。
右侧第一幅,就是波洛克的“滴画”作品《1948年:第5号》。
说实话,如果没有标牌上的介绍文字,卢灿完全看不懂这幅满是染料和线条的油画,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可是,杰克逊。波洛克绝对是七八十年代,北美最为火爆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
此人出生于1912年,1956年因车祸去世。
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极尽哀荣”,他的作品受到狂热追捧,他本人也被公认为是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
他所创造的“无意识绘画”及“滴画”,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赞赏,可是,在卢灿看来完全无厘头,这些画作,是他无法接受的。
这是艺术欣赏上的“区隔性”——有人欣赏有人排斥。
波洛克的“滴画”是怎么创作的呢?
先把巨大的画布平铺于地面,再用钻有小孔的盒、棒或画笔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其创作不作事先规划,作画没有固定位置,喜欢在画布四周随意走动,以反复的无意识的动作画成复杂难辨、线条错乱的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