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4 / 6)
语。
说道:“比如说,这论语里面说的道理是要用一辈子去体会,里面包含了先贤一辈子的心德感悟,你说你都懂了吗?学,不能有实无质,要明其理、知其情、去其糟粕、取其精、而用于民!”
“诺!是弟子心急了,弟子会用心研读,知其理,取其精,用于民!”孩童认真严肃的回答道。
郑玄面露欣慰的笑容对着刘宇说道:“孺子可教也,宇儿那就继续读吧,仔细品读先贤呕心沥血,才流传于后世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吧!”
“诺!弟子遵命!”说完,刘宇就继续埋头苦读,时而皱眉沉思,时而面露了然的笑容。
原来这名孩童便是解渎亭侯刘宇了,现在的刘宇虽然只有七岁,但是峥嵘初露,被整个河间国知晓,称其为神童。
学习时往往可以举一反三,学过的知识过目不忘,而且天生神力,却喜文厌武,而坐其对面的老者便是当世大儒郑玄。
郑玄,字康成。
北海郡高密县人,是当时少有的大儒,辈分高资格老,可以说是当时儒家执牛耳者。
刘宇的父亲解渎亭侯刘苌与郑玄私交甚密,请来为刘宇传道解惑,郑玄也很喜欢刘宇,这样敏而好学的徒儿他也是见猎心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