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3 / 4)

加入书签

第武子,后能创金甲百万之众攻陷唐都,称大齐皇帝,乃是一雄杰也。”由此可见,除了成王败寇的结果迥异外,朱元璋是将黄巢视为知己的。

英雄不怕出身太单薄。也正因如此,朱元璋放弃了将南宋的学者朱熹附会为祖先的想法,以一座《御制皇陵碑》叙述了创业前的艰苦岁月:出身布衣,困于生计,手足分离,遁入空门,“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历史是胜利者的记事簿,当朱元璋成为九五之尊,这段痛说革命家史的言辞也成了辉煌的证明。

后世之中能抛开“成王败寇”的成见,看透“窃国为王”的本质的没有几人,司马迁便是其中之一。按照《史记》的体例,从《五帝本纪》到《孝武本纪》,这十二本纪记载的对象多为帝王,对于功亏一篑的项羽,司马迁依旧给予了公正的评价。一个于乱世中成就帝王霸业,一个于乌江畔自刎,愧对江东;一个是大风起兮云飞扬,一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

想当初,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叹:“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道:“彼可取而代之”。只不过,西楚霸王猜中了开头,却没能猜中这结局。

乱世帝王业其实也是一场赌注,对于一穷二白的人来说,赢了便有荣华富贵,输了不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