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纸上谈兵(2 / 9)
皇帝和帝的称赞,遂因此得而推广。
公元一百零五年至今还不到百年时间,皇宫之中或许已经大量开始使用起纸张起来,而大汉天下,这个推广时间却是漫长的。
颍川书院原本是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三国诸多俊杰都出自这里。像郭嘉、二荀,荀彧、荀攸(荀彧之侄),这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容易弄混的,都是从这个书院走出去的。他们在书院之中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往往会找个理由出去游历一下,向大汉全国各地走动。他们出来之后,带的书籍是纸张或还是竹简?想来应该是两者兼有吧,一是先贤所记载的大都在竹简之上,二是这时代又无标示断句的各种逗号、引号什么的,若无原本,很容易弄错意思。
走走看看,当然会记下一些见过风景,路线什么的,地图也就有了。
一般人的话,“恒以八月令乡部啬夫、吏、令史相杂案户籍,副臧(藏)其廷,有移徙者,辄移户及年籍爵细徙所,并封。”从这里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人口普查的户籍制度,老百姓想出去旅游一下,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陈翎听其出身来历,并非是名门望族,只能是向着名师出高徒这一点去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