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4 / 9)

加入书签

余喜龄要磨豆腐,余爷爷和余奶奶没有说什么阻止的话,做豆腐要真这么容易还能赚钱,早有人去做了,哪能轮到他们,他们这地界只有一家做豆腐的,卖豆腐的半个月来一次,只有白豆腐和香干两种选择,价钱不贵,白豆腐八分一斤。

好在家里每年都种了黄豆,今年也收了不少,想做就做,做完了自然就不惦记了。

爷爷奶奶这么想,余喜龄也没有多解释,多说不如多做。

家里石磨有现成的,大铁锅也有,压模和木桶的话,隔壁邻居爷爷做木器,可以先去赊账,唯一不方便的是家里的铁锅还得做饭,她想做豆腐,得赶在早饭前,把锅让出来。

镇上的老师傅还得过几年才会举家迁到本地来,县里的豆腐余喜龄吃过,是本地的做法,比较粗糙,她的不一样,做出来的豆腐润滑,豆香浓郁原汁原味。

和干活一样,从挑豆子的那一刻起,余喜龄就知道做豆腐的手艺不是她想忘就能忘得了的,甚至连熟悉的过程都不需要,除去泡豆子的功夫,她一个人没用多长时间就压出了重生后的第一版豆腐。

吃过余喜龄过的豆腐后,老两口都对她这门生意有了期待,只是每天凌晨起床干活,五点不到就得出门叫卖,余喜龄满打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