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中庸之道(2 / 9)

加入书签

万一他待价而沽,提出什么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条件。

譬如称臣纳贡,放弃京师之类的。

该怎么办?

这些是最坏的情况,但是却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敢开口说。

毕竟皇帝刚刚出事,详细的军报都还没有传来,如果堂而皇之的将这些话宣之于口,岂不是诅咒天子吗?

但是不说,不代表不会想。

作为最接近大明权力中心的一拨人,在场的诸大臣都心知肚明。

抱着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那么,就牵扯到另一个关键的问题。

一旦他们担心的事情成真,那么接下来的皇位传承,该如何是好?

按理来说,皇帝有子,虽然只是个两岁的小娃娃,但是所谓传承有序,礼法大义在,不应当有什么犹豫。

但是礼法大义,终究要在能保住社稷江山的前提下,再去讲究。

若是社稷倾颓,江山不在,还讲什么规矩?

现在的情况下,国家需要一个能够担当重任,令朝臣百姓都能够信任的国之长君,不是一个还没断奶的小娃娃。

朝廷这十几年来,之所以军备废弛,弊病丛生,最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