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朝读东周,暮游春秋(4 / 9)
仍政不纲,任贤图治赖宣王。
共和若没中兴主,周历安能八百长!
虽说宣王虽然勤政,但是亦未能复成康时的教化大行。虽然中兴但却未能有其先主的天命所至。至其三十九年,姜戎抗命,宣王亲征不敌,败绩于千亩,车徒大损。思为再举之计,又恐军数不充,亲自料民于太原。料民者,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观其人数之多少,车马粟刍之饶乏,好做准备,征调出征。再说宣王在太原料民回来,离镐京不远,催趱车辇,连夜进城。忽见市上小儿数十为群,拍手作歌,其声如一。宣王乃停辇而听之。歌曰:月将升,日将没,糜弧箕胞,几亡周国……
褒城山麓之中地广而又人稀,只有数十人的小村落。古时候大都人家都以城郭为姓。褒城里土生土长的居民大都姓褒。而一般人都无都是有姓而无名,有者也是以周朝事物为名。但大多都是以自己家的出生长幼为名。但也有不同的叫法,就好像有普通的褒一,褒二等,但也有以姐或妹,兄或弟为名的,也就是称谓上的简单不同。也便于呼唤。
话说那小村落中本就人烟罕至。当时社会的生存条件又是极其艰苦,但好在周朝的统治下还算得上国泰民安,被饿死者极少。那村落中的居民都以褒为姓。而其中有一
↑返回顶部↑